从tableau原厂退出中国市场来看BI工具的运用
中国市场BI工具的运用情况
Related Posts/Categories
2022-02-10 1年前
就在前几天,Tableau原厂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在IT引起热议。原来就在11月17日晚间,很多Tableau的用户收到Tableau的告别邮件。邮件中宣布从11月17日停止在中国大陆的直接性经营活动,并在2022年1月31日终止在中国大陆的现有合作伙伴关系。计划在不久将来,将Tableau整合到Salesforce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关系中。但是究竟是由阿里巴巴收购Tableau在中国大陆的业务,或者是作为销售合作伙伴,并未说明。
作为全球BI市场的领头羊,Tableau究竟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,Tableau并没有进行说明,但是我们认为大致以下几个原因:
Tableau在2019年被Salesforce收购,成为旗下企业。然而Salesforce自身在中国大陆也没有提供原厂服务,Tableau在中国大陆的业绩也仅仅是Salesforce的十分之一。因此此次调整很有可能是集团公司为了统一销售战略。
Tableau作为BI市场的领导者,在数据可视化更是鼻祖一般的存在,中国国内的很多BI厂商也在很多地方参考了Tableau的做法。然而同类产品越来越多,在本土式服务以及在价格上,Tableau越来越失去了优势。
在BI市场上还有一个后来居上的领导者,那就是微软的Power BI。微软除了在价格上比Tableau上占有很大的优势,还有两个比Tableau做的更好的地方。只要是利用了微软Office365的客户,除了Power BI以外,还可以利用包括Teams在内的很多其他服务,形成了一整套的产品。另外除了可视化之外,Power BI的云服务功能特别丰富,特别是增强分析和自动化机器学习方面远远领先于Tableau。
什么是 " BI "
BI是" business intelligence "的简称
Gartner是这样解释的 :
“Business intelligence is an umbrella term that includes applications, infrastructure and tools, and best practise that enable access to a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and optimize decisions and performance”
”商业智能是一个总括性术语,包括应用程序、基础设施和工具,以及能够访问和分析信息并优化决策和性能的最佳实践。”
从以上的解释可以看的出,商业智能是一个从基础设施的配备,到数据收集、到分析,最终反映到决策中的的一个过程。
BI工具可以帮助准备用于分析的数据,便于创建报表,仪表板和数据可视化。这可以帮助决策者加快掌握现状,确定市场趋势,作出商业判断。
国内在BI数据可视化方面做的非常优秀,帆软BI可以说是行业的领军公司,另外Quick BI借助阿里云的扩张,也享有很大的市场,另外还有思迈特、永洪等优秀的厂家。
但是现在很多人,很多公司将BI等同于数据的可视化或者用于仅仅用于报表输出。
我们确实需要正视这样一个现实:
在国内,我们对BI工具的使用比较浅显,然而数据的可视化仅仅是其中的运用场景之一。目前,利用BI工具制作出报表或图表之后,还需要人工去进行解读、分析最后给出判断。自动化的增强分析在海外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,相信接下来也会成为国内的热点。